第(2/3)页 集团管委会副主任董文学已经不再兼管亮马河工业区,暂时负责对外合作项目,也就是管委会主任李怀德随团出访想要达成的合作项目。 他兼任了对外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副组长,明眼人都知道他被架空了。 当然了,下面有人说他被架空了,也有人说上面要调查他,更有人说这是李主任在保护他,说法什么样都有。 董文学的分工出现变动,连带着某种猜测也上升到了他所在的层面。 当初炼钢厂招待所服务员的事也被翻了出来,董文学一时非常的被动。 而作为他的学生,铁杆的盟友,李学武竟然没有给他打一个电话。 很多人都在猜测两人之间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是更为复杂的局面。 面对这种猜测,李学武的选择是沉默应对,甚至是没时间考虑。 在听取了韩战对案件的调查汇报后,李学武又叫来了王亚娟。 主管冶金厂宣传工作的是副厂长曾梅一,组织工作处负责人是邹武成,副处长是李曰汤,宣传科长则是王亚娟。 李学武在冶金厂的身份特殊,为了效率,他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会忽视掉一些规则,直接越级安排做事。 这么做当然很讨厌,但谁敢说他? 给下面的人穿小鞋? 他们不怕李学武给他们穿小鞋吗? 集团领导担任厂领导,这件事本身就很特殊,谁敢跟他提意见。 王亚娟走进办公室,见韩战也在,便点头问了好。 李学武指了指韩战,道:“案子的情况你们对接一下,今天就发出去。” “是以广播的形式还是通过联合工业报?”王亚娟没懂他的意思,主动问道:“是以案情通报的形式还是以新闻播报的形式?” “广播和报纸都要报。” 李学武手指一划拉,看向她强调道:“就以严肃的案情通报格式来报道,不要给任何人留有发挥想象的空间。” “明白了,我现在就去办。” 王亚娟点点头,说道:“今晚先安排广播播出,明天安排工业报通报。” “你打申请,总台通报。” 李学武再一次强调道:“尽可能地将这份通报公开化。” “这样——”王亚娟微微皱起眉头,担忧地讲道:“会不会引起更多没必要的误会和误解?” “严肃的通报哪来的误解?” 李学武靠坐在了椅子上,看着两人讲道:“你们越是捂的严,人家越以为这里面有问题。” “从现在开始,针对那些记者询问的问题总结一下做个通报出来。” 他坐直了身子,点了点办公桌讲道:“就以冶金厂保卫处的名义。” “在这个案子没有完全调查清楚之前我不想看到任何猜测报道。” 李学武对王亚娟安排道:“谁敢乱写你就上报,由集团出面向上级举报。” “明白。”王亚娟见他讲的如此认真,态度如此坚决,便也就明白了。 李学武做管理工作一向如此,他要你做什么不需要你完全明白,只要按他的安排做就是了。 “还有,你们宣传部门要加强文化领域宣传和普及工作。” 不等王亚娟要转身出去,他又强调道:“妖魔鬼怪的话题就不要有了。” “我明白了,下来我安排。” 王亚娟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最近的那些言论她也听见了。 现在晚上车间女工都不敢走4号炉车间那条路,男工人走那边也胆杵。 传言如此,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可心里就是发毛,这种影响太不好了。 李学武要求她在文化领域做出工作,那她便决定以李学武为核心在工业、经济、组织、文化四个领域做宣传工作。 这四个领域不是乱拼凑的,这是李学武上任辽东以后决定要做的四件事。 发展工业,振兴经济,加强组织,弘扬文化,可以说任务非常艰巨。 她也是会做事的,李学武让她加强单方面的文化宣传,反手就给李学武安排了一系列的宣传工作。 没错,是王亚娟给李学武安排宣传工作,并且亲自给他讲了宣传重点。 并不是作秀的那种,而是强调李学武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关注宣传工作。 比如说11月26日,李学武带队前往钢城工业区地下工程工地参与义务劳动,王亚娟便安排了电台记者随行。 钢汽答应给他们的海狮客车已经改装完成,采访车非常的先进。 义务劳动现场的情况可以直接通过广播传播出去。 不只是李学武要重视宣传工作,从这件事吸取到的教训,集团也越来越重视宣传工作。 11月30日,位于亮马河工业区河畔花园的广播电视大楼正式竣工。 不要问没有电视业务的红星钢铁集团为什么给自己家的大楼冠上了电视两个字,因为这个时候电视两字更高级。 甭管有没有,先叫了再说,按正常思路来讲,叫着叫着就有了。 大楼只有六层,以八角形的奇特造型设计吸引了众多来亮马河工业区游玩的市民。 当知道他们收听到的红星广播电台的节目将从这里诞生的时候,他们对广播的兴趣就更浓厚了。 这种兴趣和羡慕在无形之中提升了红星钢铁集团的影响力。 就在广播电视大楼竣工的同一天,集团第一次正式公布了4号炉生产事故的对冶金厂主管工业生产工作的副厂长刘永年进行免职,同时对其展开调查审查的处理决定。 刘永年终究没能逃过这张大网,他在4号炉车间调查了两个月,什么都没查到,集团不处理他还能处理谁? 集团组织工作部监察处副处长孟念生带队来钢城宣读该项决定前先拜访了集团秘书长李学武,是征得李学武的同意后才对刘永年宣读了组织决定。 集团已经下了命令,李学武还能说什么,难道说不同意啊? 这只会让矛盾更加严重,问题却无法解决。 孟念生只是做事的人,为难他没有任何意义,况且他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不满和拒绝而终止这次的任务。 他去刘永年办公室宣读命令的时候李学武不在,刘永年被从办公室带出来的时候他也不在,他是在窗前看着刘永年被带着走出办公楼,上了面包车。 刘永年不曾抬起头望一望办公楼,此时他的内心也是五味杂陈,没想过李学武会来送他,更不敢想李学武会救他。 就像秘书长前几天对他说过的那些话,集团已经对他失去了信心。 不是没给过他机会,只是他不争气,也不中用,怨不得别人。 “秘书长,您的稿费。” 张恩远走进办公室,看着窗前站着的李学武轻声提醒了一句。 李学武并没有转身,只是应了一声便没了下文。 张恩远犹豫了一下,还是汇报道:“是按照您先前的要求,将这笔稿费直接汇给您的爱人还是……” 李学武缓缓地转过身,看着他问道:“稿费这么快就下来了吗?” “是这样的,编辑室来电话询问您的意见,要求尽快做出回复。” 张恩远轻声汇报道:“全部稿费是六千八百四十二元三毛二分,您看是……” “嗯,汇给我的爱人吧。” 李学武长出了一口气,道:“她在京城,收这笔钱更方便一些。” “那好,我这就去做回复。” 张恩远在离开前还不忘提醒道:“您也跟家里说一下,省的漏过了。” “我知道了。”李学武走回到办公桌的后面坐下,心里想着事情,视线依旧无法聚焦面前的文件。 他想做工作,可总是心不在焉。 还是卜清芳来访,敲了他的房门才回过神来。 “我听说冶金厂的副厂长被带走了?” 卜清芳不愧是宣传部门出来的干部,这消息就是灵通。 她打量了李学武的神情,道:“集团那边是什么意思?” 李学武微微摇头,道:“还不知道,公事公办吧。” “怎么会这样?”卜清芳皱起眉头讲道:“明显是有人在搞事情。” 她将手里的皮包放在了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自己也坐了下来。 “有没有调查过,这种事没有配合是做不成的。” 卜清芳知道集团里有哪个是不安分的,报纸上刚刚宣传了李学武在辽东的工作成绩,这边就要搞事情。 你说不是冲着他来的,还能是冲着谁来的。 “其实李主任对4号炉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理意见是对的。” 卜清芳看着他讲道:“不是不能查,而是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调查上,4号炉每停工一天都是巨大的损失。” “现在看来,是有人不愿意案子被按下去慢慢查,想要有所动作。” 她歪了歪脑袋,问道:“你是不是已经知道这件事谁搞出来的了?” 李学武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打量了她一眼,问道:“煤矿的事如何了?” “哈蜜那个项目吗?”卜清芳无奈地说道:“黄了,选了本地企业。” “很正常,我并不意外。” 卜清芳倒是想得开,这会儿很坦然地讲道:“这么大的项目怎么可能给咱们,就算煤炭分公司没有外资参与。” “不过没关系,这一次有了对外探索与合作的经验,下一次距离成功就更近了。” “本来我还想安慰你来着。”李学武看了看她,微笑着说道:“看来你已经完全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了。” “还得感谢秘书长您的支持。” 卜清芳嘴皮子相当利索,可不会吃这种亏,更不会被人占便宜。 李学武听见她的奉承也只是一笑,看着她讲道:“我可没支持你,是你足够优秀。” “虽然知道您不够诚心,可能得到您的夸奖我也算是欣慰了。” 卜清芳只是笑了笑,随后面色认真地看着他问道:“对你的影响如何?” “连带责任吧。” 李学武没太在意地讲道:“受影响的又不止我一个,没有办法。” “唉——”卜清芳无奈地叹了一口气,道:“董副主任那边更难熬吧。” 李学武并没有接她这个话茬,而是继续问道:“辽东煤炭这边的开发进度如何?年底要交账本的。” “我才刚接手多久?” 卜清芳无奈地讲道:“你当我是你呢,就算多给我三个月也不一定能理顺能源总公司的工作。” “慢慢来吧。”李学武微微叹了一口气,道:“谁不是这么过来的。” “我想见一见辽东工业的胡主任。”卜清芳道明了来意,她很直白地讲道:“光靠现有的矿点是无法满足长期开采和供应的,必须开展勘探活动。” “你想要勘探权?” 李学武眉头一挑,道:“这可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就算探出了结果,矿也不一定是咱们的。” “但有机会合作开采。” 卜清芳认真地讲道:“开展勘探工作,至少有的放矢,掌握不到相应的资源,咱们只能吃人家剩下的。” “所以你找胡主任干什么?” 李学武看着她问道:“煤炭工业不在他的工作范围内。” “我不想要省一级的授权,我只想要市一级的就够用。” 卜清芳点点头,解释道:“先签合作协议,探出矿产合作开发,探不出不用他们承担任何费用。” “你倒是真敢想。” 李学武笑了,微微摇头看向她讲道:“你这个办法行不通,随时都将面临着被毁约的风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