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九章 圣皇将欲驾云亭-《大唐孤星之远东战争》


    第(2/3)页

    辽阳郡王独孤贞与远东侯独孤心慈父子俩相顾一笑,亦懒得收拾残局,吩咐邱斌等人早点歇息,明日让摘星楼遣人来收拾。

    独孤心慈回屋随意写了一封劝封禅书,梳洗一下歇息。

    次日一早,辽阳郡王父子俩早早起床,草草晨练和早餐后即前往大明宫参与今日朝会。

    圣人欲封禅,世人皆知其心思,神龙年间亦屡有宠臣上疏请封禅。

    最早是神龙四年,圣人东征高丽凯旋,时吏部尚书裴凗,称圣人“握符提象,出震乘图。英威迈于百王,至德加于四海。梯航接武,毕尽戎夷之献;耕凿终欢,不知尧舜之力。恶除氛沴,增日月之光辉;庆袭休荣,杂烟云之气色。灵物绍至,休祥沓委。江茅将黍均芳,双觡与一茎齐烈。”

    圣人当然要谦虚,下报裴崔等请封禅诏:自中朝有故,国步艰难。天祚我唐,大命集于圣贞皇帝。朕承奉丕业,十有余年,德未加于百姓,化未覃于四海。将何以拟鸿烈于先帝,报成功于上元?至若尧舜禹汤之茂躅,轩后周文之遗范,非朕之能逮也。其有日月之瑞,风云之祥,则宗庙社稷之馀庆也。天平地成,人和岁稔,则群公卿士之任职也。抚躬内省,朕何有焉?难违兆庶之情,未议封崇之礼。

    第二次建议圣人封禅泰山的都是侍中源乾曜和中书令张说。第一次上书即言称:?陛下靖多难,尊先朝,天所启也。承大统,临万邦,天所命也。焉可不涉东岱、禅云亭,报上玄之灵恩,绍高宗之洪烈,则天地之意,宗庙之心,将何以克厌哉!且陛下即位以来,十有四载,创九庙,礼三郊,大舜之孝敬也;敦九族,友兄弟,文五之慈惠也;卑宫室,菲饮食,夏禹之恭俭也;道稽古,德日新,帝尧之文思也;怜黔首,惠苍生,成汤之深仁也;化玄漠,风太和,轩皇之至理也。至于日月星辰,山河草木,羽毛麟介,穷祥极瑞,盖以荐至而为尝,众多而不录。正以天平地成,人和岁稔,可以报于神明矣。张说不愧为“燕许大手笔”,文中针对圣人效法古代明君圣主的心思,言辞恳切。

    然圣人诏曰“朕以眇身,托王公之上,夙夜祗惧,恐不克胜,幸赖群公,以保社稷”;“朕承奉宗庙,恐不克胜。未能使四海从安,此理未定也;未能使百蛮效职,此功未成也”

    今日的朝会即是第三次劝封禅之会。

    朝会之所仍在宣政殿,五位相公:中书令张说,侍中张嘉贞,中书右侍郎宇文融,黄门左侍郎源乾曜,黄门右侍郎杜暹。

    尚书左丞郑裕,尚书右丞张九龄,六部尚书:礼部尚书宋璟,吏部尚书王晙,户部尚书王丘,兵部尚书萧嵩,刑部尚书韦抗,工部尚书崔泰之。

    还有御史大夫,京兆府尹,六部侍郎,寺卿监正,中书舍人,左右拾遗,左右补阙,给事中。

    自然还有十六卫大将军侍立。

    先是张说中书令上表:臣等伏以陛下孝通天地,亲朝五陵:拜桥陵则紫气见,获白兔,甘露降,白鸽巢,天光清和,日色明朗;拜定陵则有景瑞见,甘露降;拜献陵则甘露被树,祥瑞抱日;拜昭陵则先圣见於神游,荐享之际,陛下亲闻息,初进服用,乐器自然发声,又素像回面,甘露降滋,从祀先臣,历闻蹈舞;拜乾陵则有灵草生,甘露降,日抱戴之瑞:此皆陛下虔诚上感,神灵福降,四海同欢,万方跃。臣等幸陪大礼,亲睹祯祥,无任大庆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臣说谨言。

    独孤心慈听闻直咂嘴,这是献祥瑞啊?

    不过亦无人当真,这即是一个过场,接下来鸿胪寺又奏表言称诸属国友邻均愿随圣人东巡。

    这即来了问题,圣人东巡,必带走大部十六卫禁军,若突厥来犯如何处置?

    张说相公持强硬姿态,请圣人勒令安西安北都护府严防死守,蒲州太原诸府严阵以待。

    众臣附和,圣人看看众人,突见有一年轻面孔吊在队尾,呵欠连天,此人自是那被迫早期来朝的远东侯万年县县令独孤心慈。

    “远东侯,汝似乎有异议?”圣人于是笑道。

    “啊?加强军备严守边防似乎亦不错,但此有违封禅之意,会使封禅名不副实。”独孤心慈的急智是燕唐出了名的,张口即来。

    见众臣听闻后开始嘈嘈杂杂,顿时又笑道“夷狄之中,突厥实力最强,也有与我大唐修好之意。若遣使赴突厥,让其派人参加封禅之行,必会欣然从命。突厥若来,诸蕃君主必相继而来。到时某等就算偃旗息鼓,亦能高枕无忧。”

    众臣听闻一片寂静,兵部侍郎裴光庭出列表示远东侯之议大善,并愿请为使者往突厥。

    张说相公沉思片刻后亦点头称善,圣人也许之。
    第(2/3)页